--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在58砲指部舉辦第一個海馬士連的成軍典禮(9套1連,台灣買了29套,屆時會有3個海馬士連)

顧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能夠主持多管火箭飛彈連成軍典禮,飛彈連為國軍第一個成軍海馬士系統的單位,相當具有代表意義。自去年開始,參與的官兵弟兄姐妹從各單位選優調任,先後完成赴美接裝訓練、射擊指揮所組合訓練及彈藥車吊掛操作訓練等,並完成今年度精準飛彈射擊操演;此外,飛彈連也於6月接受陸軍司令部戰力鑑測,成績優異,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成果,期許大家能秉持對連隊的認同感,在執行後續的漢光實兵演練及各項任務時,都能有同樣優異的表現。

顧進一步表示,新興單位的成軍,是全新的挑戰。大家所學的不僅是武器的操作,而是要將它完美融入到聯合作戰體系。「多管火箭飛彈連」的成軍,可提升精準打擊能力,與整體防衛作戰效能,以達到嚇阻戰爭、守護國家和平與安全的目的。

——————————————————

LT2000多管火箭連擴編?

陸軍砲兵

看能不能增購到北跟南的砲指部都有三個海馬士飛彈連

只買29套 一個飛彈連9套 所以只有3個連

希望炮兵也能實現現代化

砲兵順位一定是最後面的

什麼時候能增購雷霆兩千啊?我們應該需要八十台以上

盡可能多一點取代那些又重又近人又多的骨董牽引砲

老美是6套一連,為何臺灣是9套一連?如果是連後勤和護衛算進去,9套一營不更合理?

美國陸軍和USMC的HIMARS編制是不同的

陸軍之前是1連2排各4車,現在正轉變為1連3排各3車

USMC才是1連2排各3車

海馬士的性能遠勝雷霆2000嗎?

美陸軍是一營三連共27車,USMC是一營四連共24車

這編制是跟LT2000混編成火箭營還是獨立火箭營?

火箭營吧

射程差了2百多公里

在沿海港口集結部隊就直接幹爆了

後勤彈藥訓練都不一樣,怎麼混編?

看地圖九會知道爲何給58砲了 ,全方位打擊,也可協防澎湖。

讚,越多越好,練起來

如雷霆2000的射程能到120km,則防衛澎湖會更有不同的變化。

一直看成湯馬士成軍,也太恐怖

增購PrSM

這發過去,对岸大概能有多少反應時間呢?

工六時代是北中南各一營,每營24輛,一連三排12輛。

後來裁軍縮減到每營18輛,一連三排9輛。換裝LT2000

時原定同額替換,但實際量產數縮減,導致中南部需要各裁一連。現在只是用M142把原定規劃補回去。

雷霆2000的戰術彈道飛彈系統還有呼吸嗎?

當初川開放可以買海馬士的情況下就差不多知道雷的下場了

臺灣應該會直接裝GMLRS-ER到雷霆上吧!?

反登陸作戰陸軍第一個上的幾乎就是砲兵

LT2K那個射程跟準度都輸吧 打面的東西 剩下國造濾鏡

產量差距阿 不用等軍售

美國沒有造新的DPICM,要集束彈只能自製

美國貨沒有大量非精準的彈種

雷霆2000的價格只怕是當初M270的等級。國造武器牽涉多規格系統整合與客製化修改,取得與維護的成本高機率大於外購(需要打通關節的歐洲貨可能會有部份例外)

HIMARS軍售案270億29套,LT2000當年132億43套

東西不一樣呀LT2000準度射程都不及 且還要考慮時間前後幾年的通膨

總不會到說跟M270價錢一樣

雷霆2000的精度和射程還需要大幅提升

雷霆2000真便宜

LT2000反而是只要管射程&量大管飽就好

LT2000是量大管飽,不追求射程和準度。海馬斯則是追求準度,更有專精

工蜂系列都比較像俄系風格,雷霆2000也有沿襲這樣量大管飽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