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日本防衛省為了加強西南群島的防衛,決定今年度起在位於熊本市的陸上自衛隊健軍駐屯地部署長程的12式地對艦誘導彈改良型。此外,也考慮今後數年內,在位於大分縣由布市的湯布院駐屯地以及位於沖繩縣宇流麻市的勝連分屯地部署。日本陸上自衛隊部署的地對艦彈道飛彈的射程目前僅約數百公里,將引進的是改良型的地對艦彈道飛彈,射程超過1000公里,如果部署在九州的話,射程涵蓋台灣周邊海域和中國沿岸地區。

------------------------------------

大陸有東風41,覆蓋全球,無法攔截,美國在日本佈署長程飛彈,有啥意義,浪費錢而己.

三叉戟是戰略核武,主要是拿出來嚇阻用的。如果真用上,一顆頂多毀一個大城市,那敵人也會反擊,都有核武的國家,誰敢亂用?不然美國早轟北韓了。

在你家前面插箭塔,最好沒啥意義

要這樣比,台灣的雲峰飛彈和雄二E,射程涵蓋大半個大陸,也打得到日本啊!

就像雙方都有手榴彈,你丟過來一顆,我就丟過去兩顆,要死大家一起死

是日本丟过来一颗,那就直接亡国,日本没有能力一起死
这个新闻证实了三点:
1、日本正在试图恢复扩张是有证据的。
2、日本这些飞弹在质和量上,和对岸都不在一个层级,马上93阅兵关注一下,让你知道什么叫领先一个时代。
3、日本但凡敢对对岸发射一枚导弹,两周内大部分军事力量将被全部摧毁,1个月内,日本亡。

軍費佔GDP1.3%,佔年度預算12%的是軍國者,那麼軍費佔GDP3.32%,佔年度預算30%的豈不是瘋狂的軍國者?笑到噴淚

傻X,俄羅斯才是誘發中日戰爭,搶奪最多土地的國家。

是比喻好嗎?被人攻擊,當然要還回去啊,難道都沒任何動作嗎?

軍盲中的蠢材

手榴彈跟核彈威力一樣 ? 教育真失敗呀 ! 幫不了你

不倫不類的比喻還越描越黑,蠢材無誤

美国打伊拉克,伊拉克也有扔手榴弹反击,但有用吗?

美國打伊拉克是科技戰,把GPS關掉、雷達轟掉,伊拉克跟瞎子一樣,互丟手榴彈也要有辦法丟到想丟的範圍,丟不進怎麼戰。
若打常規戰,美國還是會贏,只是沒那麼快。

那太好了日本一定要开火啊

大陆可以做到:日本先开火,导弹还没落到大陆地图上,日本本土就先被导弹轰击了

日本這個算手榴彈的話,那大陸手裏的就是大轰彈了,而且在數量和質量上佔絕對優勢。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地狹人稠、資源極度匱乏。
面對今日的中國,它是完全沒有戰爭本錢的。
與其說這是日本威懾中國的手段,不如講那是日本為自己滅亡埋下的禍根。
你覺得憑日本今日的軍力和國力,它有資格和中國“同歸於盡”嗎?
真心不騙

雄風2E陸攻巡航飛彈起源:
在2000年代,中科院以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為基礎,開發雄風二型E巡航飛彈 ,代號戟隼。雄風2E巡航飛彈研發階段一直不穩定,前五次試射均告失敗。第五次試射失敗後,在2004年6月,半年內再試射一次,如果還是失敗就立即現況結案。 當時中科院負責的新三彈(雄2E巡航飛彈、天弓三型防空飛彈與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之中,雄風2E、雄風3兩案面臨現況結案的壓力。
依照2019年11月25日報導,2008年中科院進行雄風2E巡航飛彈作戰測評,測試的飛行路線是從屏東九鵬基地發射升空,飛行到蘭嶼外海轉折到綠島後再飛回九鵬,這樣飛一圈至少200公里;只要相同航道飛三圈,飛行距離就達到600公里,然後命中海上靶船,因此驗證雄風二E有600公里級的射程。依照2018年4月23日報導,中科院專案小組針對引擎等關鍵組件進行性能提升,以純手工精心製作之下,打造了將近10枚增程型雄二E巡航飛彈..

雄昇飛彈系統就是雄風2E地對地巡航飛彈的增程型,射程估計為1000至1200公里。根據國防部報出,雄昇飛彈與雄風二型飛彈共用生產線,兩者合計的年產能目前為81枚;中科院新造飛彈量產廠房於2022年6月完工啟用後,未來雄風二型與雄昇飛彈年產量合計可提高到131枚。

其實台灣所謂遠程導彈都有罩門,雄2E增程跟雲峰飛彈都是GPS跟慣性陀螺一制導,台灣沒有衛星,不能中繼制導!

再說一些實話,雄2E增程跟雲峰到底有沒有實彈射擊的紀錄,還是就是到處繞一繞湊夠里程就算成功?

目前年產量81枚,未來年產量131枚?這種數量能幹嗎?

我實在是不願意寫實話,但是這種宣傳導彈對國防有何幫助?能打幾天?但是這種所謂導彈變成仰仗的希望是錯誤的,這種數量跟規格的導彈對对岸根本毫無影響,這種規格的導彈在中國防空導彈面前跟小孩玩具沒有兩樣。
這款導彈屬於亞音速巡弋飛彈,攔截難度並不大。也就是說國軍保密近20年的巡弋飛彈,在大陸軍方眼中等同於是小朋友的玩具。說句毫不誇張的話,对岸手中的任何一款防空導彈武器拉出來,都能輕鬆破解雄風-2E。

A型:500公里(310英里)
B型:1,000公里(620英里)[3]
雄昇飛彈(增程型):1,200公里(750英里)
速度 (0.75 - 0.85馬赫)919—1,041 km/h(571—647 mph)
導引系統 GPS、地貌比對和具有自動目標識別的慣性導航系統,

对岸此前試射東風-27,2023年8月:成功命中5000公里外海上移動目標
射程 :5000-8000公里,可覆蓋關島、夏威夷等第二島鏈目標
速度 :飛行速度超過10馬赫,末端可達15-20馬赫
彈頭設計 :採用乘波體滑翔載具,具備變軌機動能力,突防能力強
制導系統 :結合慣性導航、北斗衛星定位和末端自我雷達鎖定,精度誤差約30米

看來日本二戰戰敗吃原子彈2顆不過癮的樣子

日本还没意识到,中国无论未来和其他任何国家打,哪怕是印度,是美国,是越南,是菲律宾,最多就是局部战争,不会以灭国为目的出手。唯独对日本,会以百倍千倍甚至全国的军事力量去还击。这不是日本能承受的起的。

你確定你們要這麼狠???

日本開發援助促進中國強兵??到目前為止,日本的對中政策的特點就是大規模的經濟援助。
在日本戰後的對外關係中,對中國的援助金額也是破紀錄的。從 1979 年至 2018 年,日本以開發援助(ODA)共提供中國3.6 兆日圓。除此之外,還有總額 3 兆數千億日圓的資金以資源貸款的名義作為經濟援助提供給中國。所以,日本對中國的援助總額實際上是約 7 兆日圓的龐大金額。所有這些錢都是源自於日本的公共資金。
日本ODA對中國建設國家骨幹有正面貢獻。其中大部分用於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全部都是應要求選擇投入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和通訊網絡的建設。中國各地鐵路電氣化的40%和港口設施的15%是利用日本ODA資金建設的。考慮到其他國家沒有為這種類型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任何援助,這是日本對中國的一個令人驚嘆的貢獻。

正常的中國人不會像台灣人一樣,,被屠村被強迫殖民後還美得冒泡以為是日本小弟弟。

當初日本造成中國這麼多人命財產損失,日本的賠償賠款追究天皇戰犯在那邊?拿一點點錢出來投資經援就要感恩載德喔?把日本的錢全拿出來也賠不起

蠢材小寶寶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很嚴重,沒救了

主因是---日本沒有反省能力,不肯為二戰所犯的罪行認錯
當然日本這個蠢蛋----如果一心要當美國的馬前卒,就會跟以色列一樣----遲早被滅

对岸是否期盼美國人先動手這不好說,但对岸絕對期盼日本人先動手,笑

日本目前部署的這點亞音速導彈,由於不具備現代化突防能力,純屬消耗防控彈藥的貨,從性價比上還不如更便宜的遠程小摩托。至於那個所謂的滑翔彈,比CPS一階略低的技術水準,入門雙錐體,可以當成是M20或者B611的中程版。吹日本風洞的教主也不出來說一下,為什麼日本到現在只能做出中俄1990年代中後期突防水準的導彈(甚至朝鮮半島兩國這方面都比日本強),為什麼日本乘波體和吸氣式Hypersonic missile一點動靜都沒有。

看了最新的“島嶼防衛高速滑行彈”的資料後需要糾正一下。
日本人這新的所謂“高速滑走彈”甚至連入門的雙錐體佈局都不是,並且原定N年後昇級的乘波體構型也被改成了普通彈頭的外形。
全球三大高超音速導彈構型:
助推滑翔雙錐體、助推滑翔乘波體、吸氣式超燃衝壓。
日本人一個都不用,那我就期待日本人逆天研髮出一個全新構型出來吧的內容,笑到噴淚

第一、日本作为战败国没有赔偿中国,以二战日本侵略的损失来看,这点钱连一根毛都不算。
第二、日本的这些援助,都有条件的,基本都是用于日本企业进入,相当于日本出钱同时让日本资金和企业占领渗入,对日本自己有利的。
第三、日本如果老实点和中国友好相处,中国可以和日本正常交往,但如果敢对中国发射一枚导弹,那就是新仇旧账一起算,一直打到日本灭国为止。

《美日安保條約》是一項允許美國在日本領土上部署軍事基地的條約,並承諾如果締約國在日本管理的領土內受到攻擊,兩國將相互防禦。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已經是美日同盟的法律保障。
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締約國的每一方都認識到對在日本管理下的領土上的任何一方所發動的武裝進攻都會危及它本國的和平和安全,並且宣布它將按照自己的憲法規定和程序採取行動以應付共同的危險。

好怕怕哦

这种所谓美日安保条约,在对岸眼里如同废纸一张。哦,对了,顺便问一下,这么好的条约,台湾有没有?

日本想回到戰國時代可以試試,笑

日本是原子彈沒吃飽、想要再續攤氫彈吃到飽吧。

九三阅兵之後,當各路牛鬼蛇神知道自己引以為傲的決戰兵器,在對方的現役武器係列裡都只能排到末尾甚至沒資格展示的水準,那個反應會更好笑,
比如12式改良型在构型上最多只能达到YJ-18C的水准,
而雄2E由于隱身能力的不足甚至水平還要更低點。
而YJ-18C在对岸的導彈序列裡只能說是平平無奇的一款隱身長程亞音速巡航導彈,
比起YJ-19和即將展示的DF/CJ-1000這兩款吸氣式高超聲速彈道,
比起YJ-17和DF-17這類乘波滑翔體高超聲速導彈。
比起傳統一點的DF-26和YJ-20這類雙錐體助推滑翔高超聲速導彈。
甚至比起類似匕首的,純粹靠量大管飽淹死對手的短平快項目YJ-21,YJ-18C都只能算普通。
而对岸有YJ-18C和AKF98這樣的遠程隱身巡航導彈,就意味著防空係統有性能對應的攔截靶彈可以用,什麼AGM158什麼12式改良無非類似的構型和彈道模式。至於雄2E更是上一代的巡航導彈,同時期的CJ-10和CJ-20當靶彈都當成爺爺輩了。
幾種不同構型的高超聲速武器也可以成為防空係統的靶彈做演習對抗互相提高。
那麼,美日台,
是否有吸氣式的YJ-19和CJ-1000這類高超聲速靶彈?
是否有乘波體的DF-17和YJ-17這類靶彈呢?
如果說能確保攔截高超聲速導彈,那麼是打的什麼靶彈來驗證的啊?
別又是標6打標6這種戲碼,笑到噴淚

之前055發射的YJ-21、其實是YJ-20才對吧?

我認為日本有可能再吃一次核彈,笑到噴淚

日本再戰敗,建議中國拿九州、俄羅斯拿北海道,學美國和以色列,再把當地土人趕回日本本州。

原來,你開始懂軍事了!挖鼻孔

美日的飛彈, 劍指的是中國的海軍。对岸必須能建造不沉的海軍,才有底氣來能發動戰爭。

美國海軍可一直往東走,但中國海軍不行。地緣的劣勢,決定了戰時中國海軍最終的命運。

"讓美國海軍一直往東走“,被你發現对岸的目的了

好像一副对岸沒導彈攻擊美日一樣,要跟对岸比導彈??比速度還是比射程?還是比數量?对岸的導彈導引技術及射程已超越美國,日本算毛線?
隨便列幾種:
超音速反艦導彈:
鷹擊-12 :射程約400公里,巡航速度2-3馬赫,採用複合制導(慣性+衛星+末端雷達),戰鬥部重200公斤,裝備於現代級驅逐艦等平臺。
鷹擊-18 :射程約540-600公里,採用亞音速巡航+末端超音速衝刺(3馬赫),垂直發射系統,裝備於052D/055型驅逐艦及039/093系列潛艇。
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鷹擊-21 :射程1000-1500公里,末端速度6馬赫以上,採用雙錐體彈頭設計,復合制導(慣性+衛星+紅外成像),主要裝備於055型驅逐艦。
反艦彈道導彈(陸基)
東風-21D :射程1500-2000公里,末段機動變軌,專為打擊航母設計。
東風-26 :射程超4000公里,覆蓋第二島鏈,速度超10馬赫。
鷹擊-17射程約1000-1500公里;末端速度5-6馬赫,滑翔段速度可達7-10馬赫。
太多了,射程低於300公里的就不寫了。

对岸導彈射程遠超美日

美國現役射程最遠的超音速反艦導彈是AGM-158C拉斯姆,其最大射程可達1000公里左右(C-3型正在研發中)當前服役的C-1型號射程為320~480公里,C-3型將提升至約10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0.97馬赫,傳統反艦導彈(如“戰斧”巡航導彈)射程多在1500-2500公里,速度較慢(約900公里/小時)過於老舊,速度太慢容易被防空導彈攔截.

掠海飛行高度的反艦飛彈,這麼容易發現跟反制的話,你們俄爹的莫斯科號就不會連中兩發,躺在海底。

掠海飛行的次音速反艦導彈在沒有攔截導彈沒預警機的年代的確是利器,但是科技在進步,現在有攔截導彈跟預警機之後,次音速列掠海反艦飛彈就是落伍了,只能當偷襲用,當戰艦沒注意開啟所有雷達時偷襲得手。

如果真這麼好用那,應該是俄羅斯所有黑海艦隊艦艇都被擊沉才是,為啥只偷襲一次?那麼好用怎不繼續?怎就停手了?黑海艦隊還很多艘船,怎不繼續?

莫斯科號有極大的可能是由美國提供所有資訊位置座標,才能偷襲得手,因為俄羅斯不認為烏克蘭有足夠的資訊可偷襲,所以沒有準備,如果莫斯科號在高度警戒狀況,次音速反艦導彈根本不會偷襲成功。

現在全世界對反艦導彈的趨勢就是高超音速反艦導彈,速度快到讓你無法攔截,你就算是高度警戒也無法反制,或反制成功率極低,這裡不是愛國許願版,針對次音速反艦導彈,跟超高音速反艦導彈相比這本來就是一個落伍的武器。

对岸的反艦導彈射程及速度,規格上及數量應該是世界排名第一。至於是否对岸是否性能虛標,看看PL15E擊殺180公里的陣風,跟實彈試射,命中5000公里外移動的靶船,極有可能反向虛標,故意把射程寫近了,當你覺得是在安全距離時就被擊中。

實戰出真理,慢慢等著看

俄黑海艦隊剩下的船隻,大多躲到烏克蘭反艦飛彈跟無人機、艦攻擊距離之外,連母港都放棄了,當然很難再繼續擊沈記錄。清空離岸上百公里範圍,你說有沒有發揮作用?

黑海艦隊是遭受無人機跟無人艇的威脅,反艦導彈空射如果是威脅,那俄羅斯要躲哪裡去

真打起來,对岸的舰船在第一島鏈週圍邊就是一個個的活靶,更別說缺乏補給點,航道被掐脖子,要如何持續作戰的問題

對比台灣的航母殺手:雄三:速度Mach 2、彈頭225kg、掠海高度5~10米、射程150公里。台灣No.1

用嘴炮打嗎,除了嘴炮好像也沒有其他了

哪邊盟友多?日本有事,就是美國有事

大家就等你出兵某一國

日本在外交上深度倚賴美國這唯一正式安全盟友,駐日美軍規模為全球最大。

這年頭,美國連自己所謂的“盟友”都狠狠地榨汁,日韓,還有連盟友都不算的三等附庸台灣,骨頭都要被榨乾了。還指望你們美國爸爸會出人出槍出錢,流血死人來幫一個“外人”?!別搞笑了!XD

打仗有錢賺啊,你沒看到俄國越打越有錢嗎??

還指望你們美國爸爸會出人出槍出錢,流血死人來幫一個“外人”?!別搞笑了!

打仗可以變有錢??

你不知道嗎???

最近俄羅斯對外稱,從經濟體量上來說,俄羅斯已經躍居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一石激起千層浪,誰也沒想到,過去連前十都沒有排入的俄羅斯,居然在打了3年多仗以後,排到了世界第四,簡直匪夷所思。

生產軍火是俄羅斯的拿手好戲。蘇聯時期,俄國就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軍火商,和美國基本差不多。到了俄羅斯時代,雖然落後於美國了,但依舊在全球排名中位列前三,是正兒八經的軍火大國。俄羅斯的防空系統,至今賣得都不錯,比如說印度,就是俄羅斯軍火的大客戶,軍中起碼有一半武器,都來自俄國。所以說,俄羅斯生產軍火,也是其創收的主要途徑之一。一方面,俄烏戰爭期間,俄羅斯自己在前線需要大量的軍火。另一方面,俄羅斯的軍火,可以賣到非洲、中東、東南亞等地,照樣可以賺取不少外匯。加大國內的軍火生產,也能夠在國內創造不少工作。所以根據俄羅斯發佈的信息來看,戰爭期間的俄羅斯就業率,反而上升了。或許不間斷生產軍火為不少俄羅斯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所謂目前趨勢為超音速反艦飛彈,完全不是這回事,台灣的魚叉數量射程、性能都是針對週邊的登陸船團與護航艦艇,而美軍和盟國北約發展下代主力是匿蹤、次音速的LRASM AGM-158C/XR等,反射截面超小,对岸預警機雷達難以偵測,艦上射控系統無法鎖定,部署在島鏈眾多據點,F35隱身轟炸機甚至運輸機攜帶,射程900公里以上,再加上陸基的超音速/次音速飛彈,濳艦伏擊,即使对岸勉強衝出了第一島鏈,剩下的逃不過被圍殺的命運,而对岸預警機跟艦載機只有被射火雞的份。

這種過了氣的老東西也只有你們會當寶,其他國家都在淘汰中

你們裝載登部隊的滾裝船被打到,引爆油料彈藥後,瞬間大火,會變成超大號的鐵棺材。

滾裝船?原來是反串、難怪智商不在線。笑到噴淚

你可能對於近代科技發展沒啥認知,高超音速跟超音速差別很大
台灣的陸基魚叉飛彈射程...RGM-84L-4Block II
基本參數
彈體長度 :3.84米(不含助推器),含助推器時4.63米
彈徑 :34釐米,翼展0.83米(摺疊後為一半)
發射重量 :690公斤,戰鬥部重227公斤
飛行速度 :0.85馬赫(約1040公里/小時)
射程 官方公布是124公里..台灣公佈是高於148公里

美國有300公里射程的魚叉,但是不賣台灣!!
在目前電子偵察機下高空往下看,或是在艦艇高度警戒雷達全開的狀況之下,這種慢速導彈一目了然,很容易被攔截導彈攔截。
雖然RGM-84L-4 Block可通過射車快速機動,但提供支援的雷達車、指揮車和後勤車卻很難跟上。 且整個導彈系統比較龐大,雖然可以進行偽裝,但是台灣只買了10輛雷達車,
再者是如果沒有清除完這些陸基魚叉,对岸為何會傻到要登陸?
对岸是白癡?派船來給你打靶?
对岸隨便型號的導彈射程800公里以上,高超音速導彈一堆,這種高超音速導彈連愛國者都攔不到,对岸是傻子?
都不會先擊毀這些武裝就要登陸??

為何台灣這堆傻子總是一廂情願覺得对岸不會清除這些導彈,就跟白癡一樣就要登陸,然後我們就可以摧毀這些登陸船艦??
对岸的衛星天天在頭上繞,這些武器布置在哪早就一清二楚,
為何總是有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

对岸高超音速導彈數量射程、數量跟精準度早已超越美國,对岸都已經服役了美國還在紙面上研究。

這種就跟F16V一樣老古董改型,但是本質上速度慢,射程短是其致命傷。

歷年來魚叉的戰果都是空射,戰機低空突襲讓對方意想不到的地點襲擊,一般船艦在非高度戒備狀況下是不會打開所有雷達的,陸基魚叉沒有任何成功擊毀或擊沉的紀錄。

武力強弱是比較級,跟誰比??对岸的軍事武力超越台灣至少20年。

買這種古董級魚叉(300公里射程的美國不賣),然後一廂情願認為对岸會來送人頭?到底是对岸傻還是自己傻?

超音速導彈在对岸眼裡都已經是落伍了,要高超音速5馬赫到20馬赫。當導彈以5馬赫以上速度飛行時,表面與大氣摩擦產生的等離子鞘會吸收、散射雷達波,美國暗鷹導彈實測顯示,現有宙斯盾系統對這類目標的探測距離縮減至原值的30%。美國高超音速導彈研發落後於中國甚至其他國家,美國改採次音速隱身導彈路線。美國計劃在德國部署的暗鷹高超音速導彈(射程2775公里)和精確打擊導彈(PrSM,射程1000公里)均強調速度與突防能力,但還只是計畫。北約下一代反艦導彈正從亞音速向高超音速(5馬赫以上)轉型,但美國現役主力仍以亞音速為主,與中俄已部署的高超音速武器存在代差。

俄羅斯就態勢感知和導彈水平都弱中國九條街啊,你不會到現在才知道吧?

你能講清楚什麼底氣讓你認為“紅旗9抄S300”嗎?我說中國防空及態勢感知吊打俄羅斯的一個依據在於,中國有源氮化鎵雷達普及了,但俄羅斯主流還在無源,
引進S400能代表什麼嗎?中國甚至還引進過SU35,SU35戰鬥力很強?巴體系的J10C能夠壓制印體系的SU30MKI+陣風,俄體系SU35還壓不住烏體系。

看完最新的93阅兵,再看看日本的这玩意,简直跟小孩玩具一样!

矛尖對應的是盾牌,中國防空設備在伊朗慘被全滅,講什麼遠火洗地跟完全清除、擊毀台灣部署的機動飛彈,在对岸那邊,只會被當成一廂情願的軍事小白,更不是抄個數據說導彈超過音速幾倍,就等於能穿越台島亂七八糟的鐵皮屋頂,找到目標,
不管是佈雷系統或者反艦飛彈,都是增加登陸作戰難度與延長防守時間,這就是它們的價值,不在什麼超音速長距離突防遠海作戰,
次音速掠海低高度靠的是海面波浪多重反射、折射造成散射與多重回波,
讓艦上火控雷達鎖定困難,再用相對便宜的數量達到飽和攻擊,對付登陸船團,
上面那位連預警機作用是外圍早期預警、引導而非幫忙鎖定都搞不清楚,
对岸強渡台海時不需要它提醒,防空系統就會在全面接戰狀況對應一波波打擊,
預警機靠近的下場,就會跟你俄爹的A50U一樣被幹下來,
至於高超音速跟次音速飛彈、巡弋飛彈的價值與優劣分析文章已經很多,
拿幾個片面膚淺的論點,把少量部署武器吹成鋪天蓋地、神準無比,很大程度上就是前蘇聯那套,冷戰中多樣神秘又先進的裝備,等到真正開打就會漏底。

是說十年前製造的破玩意,射程突然增加50KM這種事嗎?

又在胡說八道造句了??自己編的??
預警機本來就沒有火控雷達無法鎖定,只能提供戰場態勢預警,誰告訴你預警機可以鎖定?你自己作夢夢到的?
預警機搭載的雷達系統可提前發現掠海導彈,通過數據鏈將目標資訊傳遞給護航艦艇或戰鬥機,
預警機搭載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採用超低旁瓣設計,可有效抑制海面雜波干擾,並通過空時自適應處理技術過濾漏網雜波,從而在複雜環境中識別低空目標,由高空往下偵測避開地球曲面效應,偵測距離更遠,艦艇雷達由於高度限制因為地球曲面效應發現距離縮短,
如果沒有預警機,受地球曲面影響,艦艇探測掠海導彈的距離極限是8到10公里,根據船體雷達高度不同,跟掠海導彈高度決定發現距離,次音速導彈速度慢,仍有機會用防空導彈擊落,
這就跟當初當初印度一樣,當PL15精確擊毀180公里之外的陣風戰機時,才發現对岸的導彈真的很準,規格寫145公里,卻擊落180公里外的陣風?
对岸的預警機偵測距離都是4.500公里起跳,台灣要拿啥武器擊落?用你的口水噴死他嗎?
次音速掠海導彈本來就是20年前的老古董了,跟戰斧一樣老,美國是造不出大量的高超音速導彈,要不然早把這古董些都淘汰了,

对岸東風17試射都有視頻,東風-17採用乘波體彈頭與錢學森彈道技術,末端速度達10馬赫,可進行20G機動變軌,使美軍愛國者、薩德等反導系統的攔截概率不足2.7%
五角大樓2024年兵棋推演顯示,東風-17飽和攻擊可使沖繩基地存活時間不超過15分鐘,直接威脅關島等美軍海外基地。 其2000公里射程覆蓋第一島鏈關鍵節點,8分鐘即可抵達關島,迫使美軍航母戰鬥群後撤至第二島鏈。 美國承認,高超音速領域的技術代差已轉化為戰略優勢,美軍正面臨落後的危機。彼特海格塞斯甚至稱東風-17可在20分鐘內摧毀所有航母。
你信不信不重要,因為你根本不懂,連美國都覺得是嚴重威脅,你比美國厲害!!

台灣不要說東風61,台灣連運輸東風61的16輪卡車都造不出來,台灣這些20年前古董次音速掠海導彈能有啥作用?如果掠海次音速導彈那麼好用,胡塞早就擊沉老美的航母了。

拿東風17、東風61甚至16輪卡車這些戰略級武器,來評比反艦飛彈性能?
我覺得你的論述只有抖音那種膚淺水準,再剪貼上些間接關係的資料來充數,而且真不知道邏輯是什麼,
胡塞多數反艦飛彈,都是伊朗提供的彈道式導彈,高度極易被偵測鎖定,
根本就不是魚叉這種掠海飛行、有多重尋標器跟攻擊模式,
極少量固態推進的舊式對海飛彈,也沒有與魚叉類似性能,
如何能以此得證它沒辦法擊沈薄弱或無近防系統的登陸艦跟滾裝船、架橋搶攤載具?
反而是美國艦隊雖然自身成功抵擋反艦飛彈,卻無法保護所有商船不受攻擊,
即使在預警機跟掌握絕對空優下,也作不到清理掉胡塞武裝的機動發射車輛,
所以你這例子,不正是説明大量岸基魚叉的用處嗎?

老共的反艦導彈已經進入高超音速時代了,那是老美無法攔截的境界。

比較的是科技,製造實力,連運送導彈的16輪卡車都造不出來,還幻想要跟他拚軍武?
整天幻想对岸不堪一擊,不想想自己的製造實力??
对岸這些洲際彈導飛彈都是高超音速射程10000公里以上,魚叉這種148公里射程次音速掠海導彈在对岸眼裡跟玩具沒兩樣,
在沒有空優的情況下,這些射程短的反艦導彈很有可能還沒運作就被對方反輻射炸彈擊毀雷達車,導致停擺。

你又在胡說八道了,伊朗早就有魚叉飛彈了,怎整天鬼扯天天丟人現眼?查一下在寫很難嗎?還是慣性胡說八道?張嘴就來?

全世界擁有魚叉飛彈一共有31個國家,包括伊朗。1988年,美國以魚叉飛彈擊沉了伊朗海軍所屬的砂罕號巡防艦。伊朗方面亦向美國CG-28溫賴特號飛彈巡洋艦發射了一枚魚叉飛彈,但遭到美軍之電子干擾而沒有命中目標,美國下一代反艦導彈的核心型號為AGM-158C“拉斯姆”,目前已完成部署並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同時HALO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專案因技術瓶頸和預算問題已終止研發。
AGM-158C:
隱身設計 :採用埋入式進氣道和複合材料
雷達反射截面積(RCS) :正面僅0.1㎡左右..
發射重量 1023-1250公斤
戰鬥部重量 453.6公斤(450公斤)
目標識別 :搭載AI軟體,可自動識別高價值目標

美國因為高超音速導彈技術落後,改走隱身導彈路線,魚叉這種次次音速導彈對於一些小國家,中東、拉丁美洲、可能具有一定的威脅性,面對中國導彈雷達技術世界第一的國家,魚叉這種老古董毫無威攝力,任何一款防空導彈皆能輕易攔截。

真是毫無常識,胡賽武裝是一個組織,之所以叫武裝因為他不是一個國家,沒有明確的領土分部。葉門土地面積約為52.8萬平方公里,台灣是3.6萬平方公里。
胡塞躲藏在這麼大面積的土地之下,而且導彈射程遠,可以到處藏,到處可以發射,所以很難發現清除。台灣四面環海土地面積極小,台灣買的魚叉射程又有限,要躲哪去?藏哪去?

如果能買到310公里射程的魚叉,那是不是全台灣都可以藏?可以發射的地點更多?148公里就只能分部在沿海區域更容易被偵測。

中國的防空火力比不上以色列。台灣的飛彈性能超越伊朗。
伊朗可以打穿以色列防空。台灣的飛彈當然可以打穿中國艦隊防空。
更不用說澳洲美國日本韓國一起射了。所以台海戰爭的兵推都是中國艦隊全滅。

哈哈哈,你在做夢跟幻想嗎??

對對對,用口水噴死对岸。

伊朗從來沒有提供給胡塞武裝這些早就過期的魚叉飛彈,它自己最後一次搬出來用是1988年的事了,你拿來當成2020以後紅海反艦飛彈戰的主力?這種胡亂拼湊資料,才是鬼扯跟丟人現眼吧?

九三阅兵对岸手持真理之後,強盜土匪老鼠蟑螂開始講道理了,
林芳正已經表示:日本愛好和平!

你不是說伊朗沒有?我就能證明伊朗有魚叉導彈?打臉啪啪啪
伊朗都曾經向美國戰艦發射過你怎知道他還有沒有?全世界31個國家都有,
伊朗至今不承認向胡塞提供武器,你怎知道伊朗給過啥?又是自己猜想?作夢夢到的?有啥根據?

資料是公開的,我寫的都是經過考證的?你卻是胡說八道自己想像的,毫無根據

你自己都承認魚叉是老古董了,怎還整天出來丟人現眼?

不要用你的幻想變成我寫過啥?我何時寫過2020以後紅海反艦飛彈戰的主力我有寫過這句請你找出來?還是又在自己幻想編出來的?

你連增程版魚叉因為要多裝填燃料所以炸藥就裝的少的鬼話都能編出來?這兩者燃料不一樣,效率也不一樣,但是裝填炸藥重量是一樣的,哈哈哈好好笑。有點常識行嗎?不然就多查點資料,整天用幻想會被事實狠狠打臉。

整天活在自己的幻想裡,整天瞎編

是誰丟人現眼?誰胡扯?整天用自己的幻想鬼扯蛋,難怪天天出來被打臉

我寫的資料都是曾經發生過的事實,公開的資料誰都可以查詢,你寫的幾乎都是你的幻想毫無事實根據。你在做白日夢吧?

魚叉BlockII是2010年以後的產品
然後還有Plus版的修改、增加資料鏈,台灣U版的更新
就像你找台1970年的Corolla,問我跟現在最新款Corolla差在哪裏?不是同一款車嗎?

據波音2015公開訊息,240公里增程版的較輕彈頭是300磅(140Kg)沒錯,美方為台灣軍購選擇標準版500磅彈頭,才是最佳設定,明明很容易查到的東西,不知道你嘴硬什麼?

不要硬掰,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挨打就立正。

你問我有沒有Corolla,我說我有,不管是1980年還是2025年,我就是有,有錯嗎?你說我沒有,我翻出歷史紀錄告訴你我曾經有過,你是問我有沒有而不是問我有哪一年的版本吧?

這已經是10年前的老古董了,(RGM)、空射(AGM)和潛射(UGM)這些編號是發射平台差異..

Block III-ER型波音公司近年來對魚叉反艦導彈進行了重大升級改進,2025年7月,波音公司成功完成了升級版魚叉導彈的首次飛行測試。 測試由從加州起飛的F-15SA戰鬥機攜帶,在加州南部海岸的穆古角海上靶場發射,全面驗證了導彈推進系統、制導系統與控制系統等關鍵性能。
波音公司對魚叉導彈的動力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射程從原有的約130海裡(約24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以上,增加了近70海裡(約130公里)的作戰半徑,新型動力系統不僅提高了射程,還優化了燃料效率,使導彈能夠在更遠的距離上保持高速飛行,高爆穿甲彈頭炸藥容量越少傷害值越低,改進發動機設計及燃料效率才是真正能讓射程更遠。雙向數據鏈,讓魚叉也能實現A射B導。Block III-ER配備J波段主動雷達導引頭,結合紅外成像制導模組,可在複雜電磁環境中增強目標識別能力。 相比之下,Block II主要依賴慣導系統和雷達制導,新一代導彈強化了雙向數據鏈路通信能力,支持飛行中重新定向目標,而Block II僅具備基礎導航功能。你的資訊早過時了!

有就是有?胡塞每次攻擊都有記錄與報導,從來沒出現過伊朗的老魚叉,而且以彈道飛彈佔大多數,在這上面硬掰,説可以證明台灣買到新版魚叉無用的是你吧?

讀者如果看仔細一點的話,波音2010起的改良計畫,包括增程版跟較輕彈頭,就是BlockII+ER,每份資報導中,ER型都是300磅彈頭,而雙向資料鏈、LINK16、新導引頭也是在Block II+上加入的,而更早2008開始的BlockIII版本是拿來升級舊飛彈的套件跟新飛彈完全不同。所以你亂抄了一堆資料,卻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把中期被放棄的BlockIII當成最新,台灣買到的也不是原來BlockII+版本,海軍於2022說明時稱美方提供我方的確不是ER增程型,美方提供發價書是新研改提升型(U版)。

是的,目前最新款的魚叉飛彈就是Block II U,它沒有ER增程版。

這種亂吵“只要最新最強”“買到舊貨”是藍白禍亂台灣,用摻假資訊破壞軍購的手段。

你說的是伊朗沒有魚叉導彈,所以無法供給胡賽,我找出來伊朗早就有魚叉了。

到今天為止,伊朗不承認提供武器給胡賽。

台灣的Block II(U)版是特別訂製版,並不是標準版,
Block III-ER增程型和Block II都屬於RGM-84“魚叉”反艦導彈系列,但在技術參數和性能特點上存在顯著差異,
Block III-ER :通過改進推進系統和氣動設計,將最大射程提升至310公里,適合超視距打擊任務,
Block II :射程在124-278公里之間,採用傳統動力系統

原始文件中指明在2011年美國海軍要求用Block III改裝850枚,2009就放棄的東西怎會在2011年要求改裝?美國所有原始文件中只有稱呼為HIIU,包括專案經理及F15試射的測試工程師只稱呼為(HIIU),你找出美國軍方或波音原始英文版文件,哪一段有指名代稱 HIIU的H是Harpoon的縮寫?作夢的?

台灣購入的版本正確名稱是RGM-84L4 BLACK2U,哪來的H?印度報載喝牛尿可以養生,你要不要去試試?看雜誌就能當評論依據?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