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D3真的已經可以了吧,不要到時候陸軍又眼高手低不

沒有繼續用方型發射箱

有點像以色列的箭

天弓四外觀看起來好像沒有姿態控制段?

發射箱變成筒形的

強弓的發射箱是圓形

D3感覺有降低一點

那個第一節助推火箭放大很多

弓四的加力器也太粗

M1A2這次會展出嗎

這天弓四根本不是同個媽生的吧

第二節火箭怎麼還有翼面的設計

這應該不是最終版本吧

天弓四有效射高70公里 火箭直徑本來就會放大很多

看起來是以天弓三為基礎 再把助推火箭放得很大

構型有點像以色列箭二

這構型基本上跟以色列箭-2長得差不多

第一截助推火箭完全沒有彈翼,看來是和以色列的箭二式一樣,都是在彈尾採用可動噴嘴

那外型的確是非常的常見,靠第一節火箭暴力助推到指定攔截高度,快要抵達攔截點的時候再使用第二節火箭做最後調整

弓4又大又粗

天弓四底部那個藍色的蓋子應該就是要遮擋噴嘴跟燃氣舵結構的

有趣的是弓四的攔截彈沒有側向噴氣系統,似乎也跟箭二式一樣採用可動噴嘴

所以TK4雷達有突破?TK3沒記錯的話是PESA

看起來就是用燃氣舵來達成向量推力的效果

天弓四雷達就是這個,一開始規格就是訂AESA了

原來如此 還想說打到70公里高沒有測推火箭 怎麼在高空控制方向 還有燃氣舵這選項

這次中科院很大方,連弓四的射控雷達都展出,以往弓三的射控雷達都沒在航太展亮相過,這次全套展出真的很有誠意

海馬士後面似乎是弓四雷達的背面

話說獵豹後面那輛沙漠色、有個光電頭露出來的不知道是什麼?偵蒐車吧?

中科院搞的出這種尺寸的S-band AESA那新震海放到6千噸應該能裝吧 跟TRS-4D組雙波段 戰系用CMS330

還是那輛AESA只是模型 還沒搞出來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的地球空氣都聚集在離地30公里內,超過的話傳統翼面效果會急劇降低,所以側推火箭或燃氣舵會變成比較主流的高空控制方式

後面那個疑是把鎮海火箭系統結合四輪車的防空平台

可能是想把鎮海變成陸上版的VAMPIRE/APKWS

前幾天披露的反無人機火箭吧

中科院不把自家祖傳20mm機砲一起整合上去嗎

前幾天那個應該是外購計畫,但這個鎮海發射器肯定是國造的

Anduril本來有攤位,後來又取消,現在看來可能是直接搬到國防館和中科院一起展

好不習慣圓形的筒子

陸射魚叉也是圓筒

Anduril今年直接在國防館內和中科院聯合參展將展出兩款Barracuda-500巡弋飛彈及兩款Copperhead水下無人載具

好想裝在船上

前幾天那個應該是用加拿大A公司的彈頭科技,搭配中科院自己的火箭吧!

建軍方向對了,希望能趕快看得到成果

幫飛彈所學長推,加油

看起來比較像是地對地的戰術飛彈

地對地飛彈其實不需要用到相位陣列雷達

鷹式可以對地 弓四應該也可以對地

用昂貴的防空飛彈對地根本不值得

我猜天弓四應該還是高爆破片彈頭,目前在模型上看不到近發引信,當然也可能是模型做的太粗糙

動能擊殺的話 彈體就能縮更小了 明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