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正常呀!我記得中國加入WTO參與世界貿易之前,手機、電視、各種家電、重型機械換代都非常慢,基本上都好幾年才稍有進步。可是當中國龐大研發人力加入後,整個世界民生產品進步幅度已經跟過去不能比囉,尤其在中國本土,電視機、汽車、無人機、高端工具機這些競爭激烈產業根本每年產品都有創新,三年前三年後,性能天差地遠!這爆發性增長最後當然會類比在軍事武器科技上面囉!

目前的评论是对面陆军全面放弃甲弹对抗,转向信火一体了!把美帝PPT化的FCS倒腾出来了!

還“高端工具機”嘞?偷笑。做機械加工的人都知道中國製機床等於垃圾!

價格1/3,品質1/10,類似這樣

老人的觀念都是根深蒂固的

應該不是,畢竟全球陸軍最强這不是開玩笑的

個人認爲一方面應對無人機的威脅,对岸正在思考下一代的防護以及更全面的態勢感知能力,例如放棄同軸機槍加上定向能反無人機與雷達等等。另一方面,而在主炮,也有傳言正在開發可變彈徑發射系統(這個有點扯,個人覺得)以及炮裝無人機等等。畢竟至少在防護性上,沒什麽比主戰坦克更强,因此貌似对岸希望也能成爲重要資訊節點吧?

自用的99A性能甚至連外賣貨都不如了,可見中國很早就意識到重型戰車已經沒有未來了

還“高端工具機”嘞?偷笑。做機械加工的人都知道中國製機床等於垃圾!
-------------------------
就繼續保持這種態度去面對別人的進步就對了,加油喔

恕我直言,不太认同!对岸装备研发体系一直以来就是装备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能够现在装备的至少是10年前就开始研发的!加了APS,加了四面阵,无人炮塔化,及通用型底盘。这不是因为所谓俄乌战争才加的。这些部件产品如果你关注对岸,至少已经出现6年以上。就我观点,20年前对岸就开始跟踪FCS的发展方向。从10年前开始大规模应用。
就如无人装备,对岸是10年前就开始大规模比对测试,注意不是开始,是对已有方案做测试对比。当10年前的库存PL15干掉阵风的时候!你敢想象对岸现在在做什么研发吗?又有谁知道PL15是什么时间开始研发的!2006年当F35刚试飞时你会相信对岸在研发干掉四代机的导弹吗?

簡單說就是西方人做什麼,深圳人就跟著做什麼

嗯,抱歉喔!我們家用的機床的精度都是要講究到0.0001mm境界的喔!

日本的机床就日本的,还我們的……

不行就別在那硬撐,拉圾貨留給垃圾們自個用吧!偷笑

对岸窮兵黷武

台湾军武預算這麼高,才真是窮兵黷武

賴宣示國防預算佔GDP3%,軍事特別預算最快9月送立院

一切都是大宣傳用,給韭菜們看,也對外宣傳“偶武器很多,不要搞偶喔,不然偶翻臉喔”

其實对岸展示新武器的意義都在“自我防禦”,防禦誰?當然是防禦西方聯軍!

哪難道買那麼多武器就有用?

塔綠班非常符合阿Q精神,果然兩岸都是中國人哈哈

看到別人進步要虛心、謹慎,而不是輕視、抹黑。大陸的進步,要警惕在心。可惜塔綠班只會大罷免,搞無聊的事情。

是支那人就快回去支那,謝謝指教

二戰時台灣是日本領土,同盟國戰勝日本,同盟國處理的是“日本的領土台灣”,沒動到中國領土,中國無權談台灣,請中國人不要在那邊雞雞歪歪,滾遠一點,bye

珠海都有展,只是拿來閱兵後確認已經服役了,有這麼驚訝嗎?

那艘18-20米長的AJX-UUV,兩年前在海南島就被拍到

瀋六跟成六又不來飛一下?

就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驚喜?

有太空武器嗎?蠻想看川普、普丁嚇到臉綠的情況

中國下一代的戰車、裝甲車、導彈發射車,聽說全部都是增程式油電混合動力。柴油機只管發電、每個軸都配備了電動機、取消了變速箱和差速器等機械傳動部件。整體動力大增、重量大減、耗油也大減。真心不騙。

從電動車捲到了電動戰車?

美國的M1A2戰車也取消了SEPv4的升級,改成混合動力的M1E3。真心不騙

你口中的垃圾:
在1970年4月24日
火箭:長征一號運載火箭
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為第五個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
第一次登月發生在2013年12月14日
而台灣現在連衛星都發射不了更不用說登月,只能玩沙子
到底是台湾垃圾還是中國製造垃圾?

2025年高端工具機全球10大排名,台灣也沒有一家上榜。根據Market research report,依據市值等綜合排名,選出全球主要10大的工具機大廠是:
1、DMG MORI(日、德合資)
2、MAZAK(日本)
3、Hyundai Doosan Infracore(韓國)
4、Trumpf(德國)
5、Amada Machine Tools(日本)
6、JTEKT Corporation(日本)
7、MAG IAS GmbH(德國)
8、Schuler AG(德國)
9、Makino(日本)
10、Hyundai WIA(韓國)

2019年時的排名跟2025年有所不同,賽迪顧問發佈2019年全球TOP10數控機床企業排名,來自日本的山崎馬扎克以52.8億美元排名第一,德國通快公司以42.4億美元排名第二,德日合資公司德瑪吉森精機以38.2億美元排名第三,其後分別為馬格、天田、大隈、牧野、格勞博、哈斯、埃瑪克。韓國已經追上來了。

台灣在中高端工具機上雖然還有優勢但是差距越來越小。中國在中低端機床已佔有一席之地。大陸中低端設備價格僅為臺灣的50-60%,且技術快速追趕(如大陸五軸加工中心價格低至臺灣同類的70%)。2024年中國數控機床出口總額為217.2億美元。依據台灣海關出口統計資料,2024年台灣工具機總出口值達2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4.8%。22億笑217億是垃圾?垃圾能賣出217億那也是很厲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