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要打臺北大概也只能用圍城的方式吧,當年美軍在有制空權的情況打沒地下鐵的法魯加都頭痛,二戰蘇聯打史達林格韌防衛戰,也是用各種地下管線和排水管繞到德軍陣地後方偷襲。

其實捷運在戰時能發揮多少效益很難說,畢竟這不是停電後用兩台發電機可以動起來的玩意,除非要買帶熱機動力的車廂

因為鐵道維修保養都需要斷電才能進行,所以北捷有柴油動力的車頭,不過目前看起來主要還是在空襲下,如何透過公眾運輸系統來運輸人力和物資。

北捷不論是停用的八克力或其他作業車輛應該都是有柴油引擎的,比較有些作業要第三軌斷電

停電還是可以靠雙腿,陸軍不是叫假的

就算靠雙腿,斷電後的隧道也是能走

這樣的話捷運土木設施本身還是有價值的,尤其是地下的,無論如何捷運都是一個地下的四通八達路網,列車能開時可以運輸,不能開時也是可以用走的

基輔的地鐵深入地下一百公尺為了ww3而蓋那麼深

香港以前就有啊,飛虎隊(霹靂小組)就利用過地鐵

要考量对岸不會吝惜鑽地彈的

你知道北捷路線有多長嗎?鑽地彈要炸多少顆才能覆蓋?還是又來对岸無限科技無限彈藥之術?

問題是在台北市的長度跟密度沒有到完全方方面面 而且移動要靠電 這是硬傷 戰時可能只靠走路的 會很麻煩

我比較好奇捷運出入口如果被炸坍怎麼辦

台北市區捷運站的出口都滿多的 而且早期的都是花崗石構造的 應該挺硬的 比較怕直接炸馬路 讓捷運坑道直接塌 以我們日常維護道路的水準... 我覺得這比較麻煩

捷運跟花崗岩構造有什麼關係?到底在講甚麼

北車就十幾個出口了  其它的站應該都有2個,捷運最少都20米深 一般彈應該炸不垮吧

車站出口那是花崗石「貼皮」裝修啦,你有看過車站施工吊整塊大石頭進去還是砌花崗岩磚喔? 還真當成在砌山洞咧

車站都SRC鋼構,誰跟你花崗岩.

台灣寶島只有非常少數的花崗岩分布,而且在偏僻山區,不是所有地下車站都是民防車站,但民防車站加強的也只是屋頂防爆鋼板,台灣基本上不產花崗岩,現在台灣看到的花崗岩都是進口的

清代是帆船壓艙石的泉州白,現代是越南巴西等國為大宗,多是用來當地磚、建築外牆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