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照片流出,顯示对岸正在發展新的Ekranoplans,也就是所謂的翼地效應機,名稱據說叫做渤海怪物 (看起來是致敬蘇聯的裡海怪物)。所謂的翼地效應機是一種設計用於在水上飛行的飛行器,這種載具速度快 能夠貼近海面避開雷達偵測,同時速度遠超過一般的船艦。照片顯示引擎安裝在機身上部,可以避開引擎進水的風險,常見於水上飛機或是以往的翼地效應機,機翼尖端裝有一個大型的外伸式浮筒,推測機體中段也具有浮筒設計,機尾的V型尾翼也有提高升力的作用。

==========================

有預警機在空中 任何貼海面的大型飛行器都能偵測到

還沒放棄啊 根本不切實際的玩意

大概是想模仿MV-22 快速投送部隊

直升機太慢了

有一點風浪都不行的就別想有軍事用途了

美國四月的時候也剛好有新創公司推出無人翼地飛行

五角大樓有一個Liberty Lifter項目,其實就是超大型翼地效應機

夠大其實可以越過海浪,如果夠大

以台灣海峽的風浪...一般的機翼都擋不住的

翼地飛行要求的浪高是小於0.5-1米,巡航階段能忍受2米,但台海平均月浪高0.87-2.98米,用了機毀人亡機率很高

我還是很好奇這個的用途是什麼

要等到台灣海峽風平浪靜再飛 慢慢等吧

台海平均浪高最低是七月也是0.7-0.8米,也在不能飛的邊緣

如果是打北邊要過貝加爾湖的話就有用了XD

蘇聯不是試過了很難用

會不會一個側風就直接墜海

用途就是圈錢啊 跟全民大煉芯一樣

在渤海灣裡使用應該沒問題???

看到蘇聯的軌跡 我就放心了

這種翼地效應機的操作難度其實很大

裡海怪物最終的結局就是沈入裡海

這個是破銅爛鐵,台灣海峽有東北季風,根本飛不過來

閉門造車

中國不是有想要推出一款反艦地效無人機嗎?就是利用這種效應的反艦導彈,說是因為E2D等預警機對海面慢速物體偵測能力不強,可以慢慢摸到接近後再變成反艦導彈攻擊

真的不要小看台海風浪耶

感覺是水上飛機,機翼上裝引擎怎麼吹起翼地效應?

水上飛機也沒意義啊 速度慢搞特攻嗎

放大版Be-200

用來當成遼東半島到山東半島的高速渡輪呢

建議多造一點,台海的魚會很開心

在太湖鄱陽湖洞庭湖 應該是方便的通勤工具

上次有看到中國yt自造的,目標是開過台灣海峽lol

看成勃起怪物……對不起,我的錯。

無人機賺取戰績的好對象

可以把海天一號搬出來了

這應該只能適用在內海 但不能低估对岸消耗韭菜兵的決心

騙經費的玩具

有誰提到勃O嗎(X

裡海怪物是 1933~1966的產物了,後繼機會好用嗎

無人機:通常大飛機都飛很高我撞不到 這個蠢大個

如果這個就是一種無人機呢

你這無人機的賣點是沒俯衝沒視野更高飛控要求?

防雷達偵測阿 視野就靠其他艦艇的雷達

只要移動到目標差不多的地點再用目視鎖敵也可以

翼地效應只有翼展一半內高度有用 會不會自認有效在

那邊耍寶低飛 其實根本沒增益速度又慢....

自殺無人機是多大? 翼展多長?

渤海怪物

我上面說的中國說在研發的地效無人機

在二戰時羅斯福總統簽署一條法律禁止美國石油出口並開放進口,從此美國改以進口波斯灣石油為主,一直到歐巴馬開放頁岩油氣出口美國才又變回石油出口國。俄國人從帝俄時代就一直想從里海入侵佔領伊朗控制波斯灣,在二戰時跟英國聯手成功一次,冷戰時又想來一次才會撥款研發翼地效應船。為了增加賣相才會加裝大型反艦飛彈,但海軍知道這玩意沒辦法

在大洋打美國航艦根本不要。但反艦飛彈改成巡弋飛彈就可以快速突襲伊朗國內的要地癱瘓防衛能力讓運兵型快速登陸釋放部隊入侵德黑蘭。為了入侵伊朗阻止美國石油進口的特殊兵器。但感覺是沒戲

其實現在的中國就像是在步上美國的後塵,一堆國防項目,但是很多時候都是浪費預算,最後造出來的成品不是不符預期效果,就是預算暴增

要有野心一點啊中國,去搞航母版的翼地效應航母吧

歡迎來台灣海峽測試颱風天有多嗨

之前不是吹氣墊船很厲害?

這東西的場景應該不會是在台海就是了

台灣海峽夏天風力超低,離岸風電有時連續好幾天是零,但我不覺得对岸有打算用翼地機渡海,可靠性太差了

希望对岸多投一點經費在這裡。

我個人還蠻喜歡這種機械浪漫的東西 實不實用就再說

貝加爾湖很適合

文藝復興了啊這個 兩千年左右這東西被吹得跟星海運輸機一樣 可以載重裝備 迅速部署

翼地效應機解法是加大推力減重,讓他飛高一點

然後跟運輸機有87成像,最後很貴然後放棄XD

各國研發那麼多年的老劇本,還有人不信XD

对岸想開發很好啊,何必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