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近年來便宜量產的戰略無人機大行其道

相對來說,防空用的自殺無人機,似乎是目前除了雷射、微波之外,利用比較成熟的科技的便宜解法

美軍已經開發的雷神Coyote,也是拿來防空用

烏克蘭最近也已經開始量產防空用自殺無人機,目前宣傳的說法是效果不錯

國軍長期面對对岸飽和攻擊困擾,防空飛彈卻一直顯得數量窘迫
尤其对岸的商用無人機在全球產能甚高
就連伊朗的見證者據說也有中國的技術支援
搞不好对岸有可能也弄類似見證者的產品

在這樣情況下,國軍有沒有想過也來造防空用自殺無人機呢

雖然沒辦法攔截高速的飛彈
至少能用來抵禦速度比較慢的無人機,或者直升機?

我是不知道有沒有可能兼差打船就是了

互相傷害當然就是量產轰回去,沒在防守的

感覺台灣什麼都需要

覺得可以,尤其是可以順便打小艇、打兩棲戰車的話,應該不會比拖式、標槍難上手。但如何獲取目標會是一大問題,烏克蘭是國土大,邊境偵測到無人機開始追蹤、傳達作戰指令,但我們在海平面看到無人機通常時間剩不多了

便宜有效的話沒理由不買 多多益善,新型態的兵種

無人機只能當人控的飛彈來用 但是速度跟載籌 反應速速都輸 長處是待機時間長+便宜 要追上見證者那種慢速的無人機還可以 但是稍微快一點的 甚至是直升機可能效果就沒飛彈這麼好了

看作戰想定吧,如果認為俄國天天射五百的劇本會發生在台灣,就需要低價防空無人機,如果認為对岸不會射海量無人機,那就不需要用佈雷的概念 採用無人機防禦網 飛彈來襲前上升佈網

俄羅斯軍用自殺機 末段時速可以到200KM+ 網沒什麼用,只能防防土炮FPV吧

當你想到無人機攔截重點還是先回到較高頻射控等級的雷達、通訊資料鍊整合、通訊上鍊。接下來你要用什麼殺傷,很難有什麼不合理的東西

台灣絕對需要,國防體系就像生態系一樣,當體系內有各種武器裝備,遇到外來不同挑戰才能應對,不會一擊就垮,所以在能負擔的範圍內應該能裝備就裝備無人機,那些老是說XX用不到台灣就不需要的,好像搞不懂這道理

如果是面對中国 台灣還真沒互轟的本錢 只能像李deng輝時期訂的策略 點穴戰 專挑他們重要的 貴的打

分成低中高三段,補齊低跟中的反無人機方式 07/15 10:36

台灣早就該引進fpv了,空對空fpv專門擊落俄國的空中眼睛

對抗見證者那種大型長程機 也有特化的攔截無人機

當然還是先從最基本的網子吧

高壓控制如伊朗 俄國都連環被fpv無人機偷襲後方,看看伊朗防空被癱瘓的下場 台灣真的不能不防。講難聽 以色列都在伊朗後院直接開無人機工廠了,如果我是对岸  以色列做得到 我怎麼做不到

FPV的問題是飛行時間太短了,最多15分鐘,一定是要被摸到基地旁邊才能使用,所以反而是要防第五縱隊,以及基地增加自動機槍跟攔截網及加固堡壘才是重點

以前看新聞,有看到以色列是用無人輪式載具加上機槍去巡邏邊境和機場,台灣應該能參考,當機動式反無人機載具

空投炸彈飽和式轟炸 敢靠近就炸爛

前提是不要用对岸任何零件以免被破解訊號

如果有堪用的當然好啊

看看伊朗 不要以為中國不會用無人機 第五縱隊一定會搞事

無人機也可以預載圖資靠gps修正路線 現在有ai無人機可以當蜂群無人機的頭腦,不需要控制,就設定空中看到非我軍的飛行物就黏過去

速度慢是硬傷,但打一樣速度不快的無人機很夠用了

台灣什麼都需要,只是通通擠不出預算…

攔截機速度不快沒用,高速一點的無人機攔截就是要比快噴射引擎是基本但,噴射啟動速度慢

我覺得对岸絕對會在台灣內部偷偷生產大量無人機

要開戰前幾萬台無人機直接毀重要跑道跟設施

近年來便宜量產的戰略轟炸用無人機大行其道
也就是見證者這種類別
相對來說,防空用的自殺無人機,似乎是目前除了雷射、微波之外,
利用比較成熟的科技的便宜解法
美軍已經開發的雷神Coyote,也是拿來防空用
烏克蘭最近也已經開始量產防空用無人機
目前宣傳的說法是效果不錯

低速無人機的優點是造價低,可以造很多,飽和攻擊,壓倒防空係統的防禦能力。缺點就是容易被擊落。

目前最常見的就是使用摩托車引擎的油動無人機,飛行時速200公里左右。

印度打巴基斯坦的以色列無人機,俄羅斯打俄羅斯的無人機都用了中國引擎,根據技術需求不同,打火方式不同,控制方式不同,每個引擎的價格從七八千人民幣到兩三萬人民幣不等。

無人機總成本從三四萬人民幣到十來萬人民幣不等。10億人民幣就能生產1萬架,性價比非常高。

另一種少見的就是渦輪噴氣發動機的輕型無人機,時速可以達到四百公里,甚至更高,大陸幾家向俄烏雙方供應無人機的民營企業都已經陸續開發出來了。民營的小型渦輪噴氣企業也出來好幾個。單顆引擎的價格從8萬到25萬人民幣不等,整台無人機的成本基本上在20萬到50萬人民幣不等。10億人民幣平均可以買3000架,性價比就低很多了,抖音上好幾個向俄烏供應無人機的民營企業都說可以批量供貨。

整體上看,防禦一架此類無人機的難度並不大,甚至可以講很低。但是如果一次性發射幾百架,防禦難度就數量級增加了。

摩托車引擎無人機,這個可以有,台灣到處都能拆, 應該主力發展這種防禦難度不大,但成本高而不成比例

俄羅斯打俄羅斯的無人機?要不要看看你在說啥?

又在萬機齊發,這麼多無人機同時攻擊你要怎麼安排導航和辨識目標?還是要學俄羅斯打民間老百姓?

無人機跨海會遇到干擾問題,萬機齊發會有多少能到達台灣上空?光衛星頻寬就不夠用了

守方才有便宜又大量的無人機使用的場景 你攻永遠有一個150公里的海峽在 就不存在甚麼便宜無人機 倒是对岸要考慮一下進到台灣領海要如何面對便宜無人機的攻擊

說真的,如果要防小型無人機,還不如去大量裝備這款AI防無人機系統比較實在,可以用現有班用機槍或.050口徑機槍改裝,裝在步戰車或是空軍之前想要換裝的皮卡車後面,只要一
名駕駛跟一名操作員透過平板就能機動防禦Group1-Group2無人機了。

至於Group3的無人機(即見證者類型的),目前有以下幾種防禦方式:
無人機反無人機:
Raytheon Technologies:其 KuRFS 雷達結合 Coyote 攔截彈,構成 LIDS(Low, slow, small, unmanned aircraft Integrated Defeat System)系統,可對抗 Group 3 無人機。KuRFS 提供精準偵測,Coyote Block 2/3 則以動能或非動能效應毀傷目標 。
Anduril Industries:推出 Roadrunner-M 可重複使用飛彈攔截彈,採用小型渦輪引擎與垂直起降能力,具自主目標偵測與鎖定功能,專為反制中大型無人機而設 。

雷射:
Boeing:開發 5 kW 級 Compact Laser Weapon System(CLWS),並在沙烏地 Red Sands演练中首次以雷射成功擊落 Group 3 無人機 。

雷射導引火箭彈:
L3Harris Technologies:獲美國國防部 4,000 萬美元合約,提供 VAMPIRE(Vehicle Agnostic Modular Palletized ISR Rocket Equipment)套件,能在車輛貨斗或便攜平台上發射70 mm 激光導引 APKWS 火箭,精準打擊來襲無人機 。

微波:
Epirus:與通用動力陸軍系統(GDLS)合作,將 Leonidas 定向能裝置整合至 Stryker 裝甲車,利用高功率電磁脈衝及微波效應在大範圍內癱瘓或破壞無人機電子系統 。Group4以上的直接用防空導彈打就夠了,Group4以上無人機比防空導彈價格還貴。

我是覺得以台灣國軍,低端用自動機槍打,中端用雷射導引火箭彈+無人機反無人機比較適合,能大量快速裝備才是目前重點。雷射跟微波可能有天氣跟距離問題,大概還要迭代幾代,目前先求有再求好。

見證者shahed討厭的一點是飛行高度保持在2~4千公尺 , 機槍防空車就沒輒了 

見證者是我中間討論的Group3,那個是用導引火箭彈跟無人機反無人機,不是我一開始貼的Group1-2的機槍,可是現狀沒有合適低價防空彈,變成要消耗刺針和陸劍二,適合的現在都在博物館或公園了

VAMPIRE用的Hydra火箭彈,台灣有要向美國買,再買改裝套件就能用了,VAPIRE一枚的售價跟見證者價格差不多,所以用來打不虧,甚至還賺

短程防空機槍/砲本來就只是拿來當最後一道防線兼打打慢速小型機的近迫系統,一定高度/距離外本來就不是它的防守範圍。這個還是太慢了點 畢竟可能一次好幾隻過來 況且俯衝 時的速度還有正面投影面積完全不同 想像一下反艦飛艦打到近處時 方陣怎反擊就知道 飽和攻擊要顧慮呀

一個基地不會只裝一台阿,這一套大概600-900,一個基地裝5台應該可以吧?機動型,目前測試一台一次能對付7台無人機,所以要多層防禦+多點部署啊~目前這些槍炮的優勢就在(相對飛彈系統)便宜+機動性高部署方便。